本想做个假古董,却成了鉴宝大师梅又鼎小说完整版阅读 本想做个假古董,却成了鉴宝大师梅又鼎呈全文在线赏析

tingfeng 2024-04-18 17:55:09

  我是骂了一句小武,然后轻轻将画给收了起来。

  说实话,我跟他柳桥叔侄三人合作过,有点熟,但也压根谈不上知根知底的那种熟。

  不过,我感觉赵青拂应该不是那样的人。

  但是这画中的仕女我现在想想跟赵青拂也的确有几分相像了。

  从洛城回到金陵,第二天上班麦威廉就笑呵呵的跑过来跟我汇报工作了。

  日常的工作大致说了几句,就转到正题了,这家伙差不多是专程跟我来汇报荣古斋的消息的。

  麦威廉告诉我,根据金陵拍卖行业内传出来的消息,荣古斋秋拍过后一个月内竟然走了三分之一还多的员工。

  这个消息让我有点疑惑起来,因为这比我想的快多了。

  我以为的是员工们应该等年底发完奖金,看情势才会大批量离职走人的。

  想不到这么快就做出决定了!

  为啥呢?

  麦威廉告诉我,原来荣古斋内部已经放出消息了,今年业绩不达标,所有员工没有一分钱奖金。

  前面薪酬减半,后面又来一招奖金归零,这员工不走才怪呢!

  这也很显然,奖金归零的消息是荣正道放出来的。

  不过,我就奇怪了,他这等于是在赶人走啊!

  “那他不想经营荣古斋了?”

  对于我的疑问麦威廉自然是直摇头,“这个就不清楚了,但是出来的这些员工我们是一个没要,其他拍卖行倒是抢着收,但是听说给的薪酬都很低。比荣古斋薪酬减半后的还要低三分之一。”

  我去!这老板经营不好,苦的都是员工!

  不过,他们也都是咎由自取!

第984章 远道而来

本想做个假古董,却成了鉴宝大师梅又鼎小说完整版阅读 本想做个假古董,却成了鉴宝大师梅又鼎呈全文在线赏析

  年底似乎很忙,但古董这行倒是无所谓,一年到头看上去都很清闲。

  苏古雅集也是一如既往的准时开门关门,只不过近来苏沫在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。

  毕竟现在四家咖啡馆开起来了,另外还有两家周边省市的博物馆也在跟我们谈合作的事宜。

  所以,她比较忙。

  这一天我跟小武两个人看店,苏沫带着江锦出差了。

  我俩看店如果没客人来就比较随意,一进店做完标准动作就坐下来讨论中午吃什么了。

  好不容易苏沫不在,小武就想中午叫个水煮活鱼来吃。

  我不同意,我说苏老板回来知道了肯定骂死我们。

  其实我们苏古雅集是有规定的,不得在店里吃味道大的东西,这样会破坏店里的氛围。

  尤其这苏沫是非常在意这店里的气味、装饰等等,她在这方面要求的是一丝不苟的,估计这跟她在国外留学学到的东西有关。

  其实呢,我也觉得苏沫这样要求是对的。

  古董店么,就要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。

  就好比奢侈品店一样,你一进去都是水煮鱼的味道,那几万块的包包就会让人感觉是地摊货了。

  所以按苏沫说的,气味和氛围会影响消费者,尤其是高端消费者对古董艺术品的价值评估。

  人家说的那是相当专业,不愧是学艺术品市场的海归。

  不过,小武觉得有的古董太生了,用气味重的东西,诸如水煮鱼的味道,改一改不挺好么!

  其实我也觉得有点道理,不过用水煮鱼的味道就有点夸张了。

  所以,中午是定然不能在店里面吃水煮鱼的,偶尔趁苏老板不在吃两个炒菜倒是可以的。

  而正当我们还在讨论中午叫啥外卖呢,来人了。

  一下子进来三位。

  三人是先在展厅里稍微看了看,小武是立即就跟了上去。

  看这三人样子,应该没来过苏古雅集。

  至少最近没来过。

  三个人随便转了转也不说话,但是等其中一人转到了展厅正中间那棵极品珍珠罗汉松盆景时,不禁就叫了起来。

  “哎,何老师何老师,在这里在这里,快过来看。”

  其余两人一听这话就赶紧转身围了过去。

  我这一看就奇怪了,几个意思,似乎这些人是专门奔着我这棵罗汉松而来的呢!

  不对啊,我这罗汉松也就放在苏古雅集里当个装饰品而已,虽旁边也放着个小铭牌,但是并没有标价要卖啊!

  而且,自从放在这个位置也没引起太多人关注啊!

  所以,不应该会有人专门奔着它而来啊。

  因为,外面就不应该知道这么个极品罗汉松的存在啊!

  我是有点奇怪就赶紧起身慢慢走向了这三人。

  这三个家伙正围着那盆景看,是边看边惊叹起来。

  “哎,何老师,您看还真有字!”

  “这设计的还挺精巧的,竟然用放大镜给阻隔起来了!这盆景,啧啧!属实头一次见到这样设计的!”

  “不过,这树形倒是稍微有点普通了啊!”

  “不过两百多年的老松树,还保持的这么小巧,能有这个造型,已属不易了!”

  “这倒是!”

  我是听着这三人的对话,忍不住插嘴。

  “几位老板!”

  一听有人说话,三人不禁都转头看向了我。

  “我是苏古雅集的老板。”

  “你好,老板!你来的正好啊!”

  “刚刚听几位老板的对话,几位是专门奔着这盆景来的了?”

  “哎!你猜对了!”

  我心想这还用猜么,你们的对话不都说的很清楚了。

  “敢问几位是从哪里知道这盆景的呢?而看起来,似乎几位来之前就对它知道的很清楚了。”

  “哈哈!”我这话一出,三人中年纪最大的那位何老师不禁就笑了起来。

  然后随手从旁边一个人的公文包里摸出了一本书来。

  这何老师把这书递给了我。

  我看了一眼,不是书,而是杂志。

  名为《造景》。

  “什么意思?”我愣了一下。

  “你不是问哪里知道的么?喃,就是看了这本杂志知道的。”

  我是接过杂志就翻看了起来。

  这《造景》杂志竟然还是本核心期刊,讲园林造景的。

  我翻开目录扫了一眼,竟然看到了祝有山的名字,他竟然在这本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论文,讲的是珍珠罗汉松品种的发现时间新考。

  我是赶紧翻到那篇论文快速看了看,原来这祝教授当真把我们这盆罗汉松写成了论文。

  上面不仅有专业的关于珍珠罗汉松品种的研究,还有这个盆景造型及历史由来的讲述。

  论文的最后竟然还对我苏古雅集提供此盆景供起研究给予了感谢。

  看到这里我是方才知道,这三位是如何知道这盆罗汉松的存在了。

  “没想到,这实物盆景可比论文中的照片好看多了。”

  我将杂志递还给了那何老师,只是点头笑了笑。

  “老板贵姓啊?”

  “我姓梅。几位听口音不是金陵本地的?”

  “呵呵!我是从新加坡来的,这位是我内地的朋友,这位是我助理。”这何老师简单介绍了一句。

  我说么,怎么听着这何老师的口音感觉有点怪怪的,你说像港台那边的吧,但又没那么嗲。

  “三位,要不坐下来喝杯茶先?”

  “好,那就边喝边聊。”

  我一听何老师这话是要跟我谈事啊!

  “何老板,您不会是从新加坡专程过来看这盆罗汉松的吧?”

  “梅老板你又猜对了!呵呵,不瞒你说啊,我昨天从杂志上看到这盆罗汉松,是喜欢的不得了。当天

2万+
点赞

相关阅读

精选随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