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上热文大靖九千岁曹璋-大靖九千岁曹璋在线阅读的小说完整版

tingfeng 2024-05-05 10:06:00

是义愤填膺。董路原本就是个比较清廉的好官,深受百官的敬重,哪怕是皇子王爷见了董路都要客客气气的。

  一个小小的郎中,敢污蔑丞相!

  明发奏折之后,当即就有无数的官员替董路鸣冤,甚至有人用身家性命来担保董路绝无贪污受贿的可能。

  远在豫州的四爷听说此事,也连夜写了奏折加急送入京城。

  这个结果可不是老九他们想要的。

  得知太康明发奏折,各地官员纷纷上奏为董路鸣冤后,张翊和岳山棋立时就坐不住了,赶忙召集心腹商议此事,加大弹劾力度。

  “必须加大对董路的弹劾!”刚刚得知岳晴流产,董晓怀孕的消息,岳山棋气的爆炸,他一拍桌子站起来,“万岁这是想用百官的眼睛来证明董路的清白,如今的局势对董路十分有利,要是真被证明了他的清白,我们就很难下手了!”

  “大将军说得对!”十一爷张笠是张翊的支持者,他站起身看向张翊:“九哥,不能再等下去了,董路这个老东西必须一鼓作气扳倒,否则等老四他们回来,咱们可就没机会了,实在不行——”他咬着牙说,“——我上折子参他!”

  “轰!”

  外面闪出一道雷光,将整个院子闪亮。

  也闪亮了张翊阴沉的脸色,他手里攥着念珠拨动着,心里默默盘算着当下的局势,面对岳山棋和张笠的话,他没有着急回复,最后,他将目光看向旁边坐着的一个老者:“甄先生,你说眼下该如何行事?”

 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这个名叫甄先生的老者。

  老者六十有四,但他却童颜鹤发,精神抖擞得像个年轻人,细小的眼睛里透出明亮的光。

  他是张翊请到王府的门客,如今是张翊的师爷。

  甄先生回脸看向张翊:“王爷是怎么想的?”

  张翊叹息一声:“千载难逢的机会,四哥已经得知消息,连夜加急送折子进宫,这个时候,必须要有不同的声音出现,不然,我们的计划断无成功的可能。”

  “那王爷是准备叫人弹劾董阁老了?”甄先生这话显然有些不认同,说完话他轻声笑着端起茶,微微呷了一口。

  “这还用说!”张笠是个火爆脾气,“我上一本!工部侍郎上一本,大将军参他一本,如今阵容,我就不信万岁爷还能信他董路!”

  甄先生哈哈笑起来。

  张笠不服地盯着甄先生:“你笑什么?”

新上热文大靖九千岁曹璋-大靖九千岁曹璋在线阅读的小说完整版

  甄先生笑着说:“王爷真是好气魄,这三本折子呈奏上去,就把九爷的势力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万岁爷了,就算是扳倒了董路,九爷也会元气大伤。”

  张翊看向甄先生:“依先生的意思,我们该当如何?”

  甄先生说:“自然是顺应朝局,舍弃万璟,一致上奏保董路绝无贪污受贿之罪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张笠不可置信地盯着甄先生。

  甄先生抚须笑着解释道:“俗话说否极泰来,泰极生否。朝野上下一致上奏保董阁老,自然能够证明董阁老是清白了,但也说明了董阁老在朝野中的势力的可怕!”

  说到这里,他故意停下来。

  看着其他人慢慢回味咀嚼着这句话。

  然后继续说:“万岁爷性多猜忌,如此百官一心的保一个人,万岁爷能不对他起疑心吗?只要万岁爷起了疑心,我们再设法找个突破口,董阁老不倒也得倒。”

  “妙哉!”

  张翊拊掌,“甄先生好计谋,我即刻上书,保董阁老之清白!”

第28章 百官保董惊事变

  乾清宫侧殿。

  各地的奏折铺天盖地地从各地送来,司礼监的所有太监都动手整理各地寄来的奏折,忙得热火朝天。

  乾清宫侧殿的大门、窗子都敞开着。

  忙碌的脚步声和摆放奏折的声音从门窗传出来。

  “益州总督胡朝勇上奏,保董阁老绝无贪污受贿!”随堂太监将手里的奏折读给秉笔太监郑经、石安、陈渊三人听。

  陈渊冷着脸,心中暗暗不爽。

  石安面无表指着左手已经垒起的奏折说:“放在这边桌案上,继续。”

  那太监恭恭敬敬地将奏折放在石安所指的左边桌案上,继续读下一个奏折。

  “理亲王九王爷张翊,保董阁老绝无贪污受贿!”读这句话的是曹璋。

  他看到张翊的奏折时,都以为是自己看错了,反复确认了三遍。

  他想不通,张翊不弹劾都不可能,怎么还会上奏保董路?这不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吗?

  石安猛然一怔,抬起头询问的眼神看向曹璋。

  曹璋轻轻点头。

  同时面露震惊的还有陈渊,他同样朝着曹璋投去询问的眼神,让他确定是不是九王爷的奏折。

  曹璋当然不会回应他。

  石安闪电般地思索过后,枯手在左边桌案垒起的奏折上轻轻拍了拍:“放在这里!”

  “拿过来!”就在这时,坐在旁边的冯珙发出不容置疑的声音。

  在内廷,冯珙的地位仅次于皇上。

  他的命令没人敢反驳,哪怕是首席秉笔太监、东厂提督陈渊,也不敢有任何的反驳。

  曹璋哈着腰,将奏折双手奉上。

  冯珙闪了一眼曹璋,缓缓拿起奏折仔细地看起来。

  “墩郡王张笠,保董阁老绝无贪污受贿!”就在此时,陈元的声音带着几分不可置信。

  “拿过来!”冯珙没有抬头。

  随后,四王爷、八王爷等几位王爷的奏折都先后出现,全是保董阁老绝无贪污受贿的。

  左边桌案也已经高高垒起。

  右边桌案空无一物。

  朝堂上下官员过千,竟没有一人借机弹劾董路的。

  奏折整理完毕,几位王爷的奏折全部摆放在冯珙的桌案上,其他的放在当堂的左边桌案上。

  冯珙站起身,目光笼罩整个侧殿,声音威严的不容置疑:“主子万岁爷今天留在翊坤宫陪岳贵妃,不会来这里。整理好的奏折由田雯看守,其他人都回去休息吧!”

  三个秉笔太监没有说话。

  曹璋是殿前陪侍,地位高于其他的随堂太监,他站在石安身后没有说话。

  其他人齐声称是,随后退了出去。

  “你们也回去休息吧!”冯珙走到门口,望着外面明媚的阳光,“今儿个我来当值,你们都休息休息。”

  “是!”

  四人走了侧殿,三个抬舆已经早在门口候着。

  陈渊和陈元心事重重,出了门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去,却不是回司礼监直房的路,郑经经不起晃,走得比较慢,走了一会儿,路上就剩下石安的抬舆了。

  “干爹!”曹璋终于可以说话了,“九爷和十一爷怎么也保了董阁老?事出反常必有妖,他们怕是没安好心吧!”

  石安没有站党派,自然不关心这些。

  听到曹璋的话,他没有回应,而是坐在抬舆上闭目不语。

  曹璋见石安不语,只得低头走路。

  到了院子,石安坐在槐树下,呷了口茶润了润嗓子,看向曹璋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中所言:夫物盛而衰,乐极生悲,日中而移,月盈则亏。主子生性多疑,而如今百官保董,就连王

2万+
点赞

相关阅读

精选微散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