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修祝思嘉小说(晏修祝思嘉)完整版全文在线赏析-小说全文大结局已完结

xiaoy 2024-04-06 16:32:04 1

了快十五年,大小琐事和西京各家轶闻定然记得比我清楚,你可知道太后每年六月去莲音寺,会叫上哪些人作陪?”

  祝思盈:“去商州祈福一事?这样天大的荣光,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去的。除却咱们那位主母和云姨娘,还有太后几名曾在闺中的旧友、和唐家、陈家,就这些人了。”

  云姨娘?云姨娘一个侧室,居然也在这祈福队列之中?

  祝思嘉追问道:“云姨娘都能去,你和长姐却没去?”

  祝思盈:“是啊,不单是张氏和云姨娘,就连元熙和逾弟都能去。年年都要带上他俩,年年都不让他俩落下,甚至让他俩向夫子告假呢。”

  “逾弟是张氏亲自收养的孩子,太后爱屋及乌,叫他去并不奇怪;元熙与逾弟同岁,两个人年纪小课业少,云姨娘都去了,他自然也能去,他俩哪像哥哥被父亲盯得抽不开身?”

  “至于我嘛,我不是没想过要去沾沾光,可娘亲在府中需要我的照顾;我也不清楚为何长姐不能去,以前问过她一嘴,她翻了个白眼跟我说她八字与商州地界相冲,更不能去。”

  这么算来,太后去莲音寺一事更显得奇怪了。

  外人或许不会多心,可天底下哪有这般巧合之事?

  燕王府的子女当中,只有那两个最小的能去商州,其他的儿女就连祝思仪这个tຊ亲侄女都没去过一回。

  或许,这是张太后有意要避开什么,不能让他们这几个稍微年长点、懂人事的哥哥姐姐看到。

  通过这几日的默默推敲,祝思嘉大概将前世发生的那件大事推理了出来。

  能让晏修不留余地将太后赶去东都监禁的程度,除了谋反,还能有何事?

  或许是因为外戚一党元气大伤,让张太后彻底失权,她心生怨恨,才萌生了另立天子的想法。

  而此事能牵连到逸王府,没准张太后心中选定的新君,就是晏行。

  做皇帝的不管是不是她的亲生儿子,听话才是硬道理。

  如此说来,晏行外出游历一事有了合理的解释,以他的才智结合前世记忆,他也不难推算出外戚要倒大霉了。

  外戚一旦被灭,必然会导致张太后暗中策划谋反,将新君的目光放到他身上。

  晏行这是外出避难去了。

第120章 男子专用避子香

晏修祝思嘉小说(晏修祝思嘉)完整版全文在线赏析-小说全文大结局已完结

  燕王府被牵连其中的原因,一目了然,那就是前世为太后谋反助力。

  但因为彼时的燕王府于北凉之战为晏修立下过大功,且祝思仪是他的皇后,功过相抵;所以他才只是被削去燕王的爵位,夺回兵权。

  而晏修那是单独保下祝元存的世子之位,已是仁至义尽给足了燕王颜面。

  在这场漩涡中,做到全身而退的只有晏行一人。

  这辈子谋反篡位一事恐会再次上演,虞氏和祝思盈却还留在燕王府,总不能让祝思盈急着嫁人吧?

  而燕王没了北凉之战的功勋,等到东窗事发那日,难免……

  这么多双眼睛都盯着祝思嘉呢,今朝形势不比从前,一旦她的亲人出现任何污点,晏修再喜欢她,恐怕也不能免去降她位分这件事。

  位分降了她还能爬上去,只要不被打入冷宫就好说;当然能保住位分再好不过,无非等她身体调理好,怀孕生子,做大秦太子的母亲,谁人敢对她不敬?

  好在这辈子的元存能立下战功,能不能保住整个燕王府不重要,保住他们几人就行。

  可祝思嘉宁愿他在战场上平平安安,也不求他能立下惊天战功。

  想到此处,祝思嘉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
  元存已经公然投诚晏修,自己挣了爵位和军权,和燕王府没了关系;祝思嘉自己早就默默表明过立场,更不用担心晏修会怀疑她。

  若是让虞氏和祝思盈也脱离燕王府,今后燕王府参与的一切,自然就和他们四人再无任何干系。

  可是要如何脱离呢?这又是个难题。

  莫非让祝思盈也想方设法立个功?

  以功相换,换得虞氏与燕王的一纸和离书,换得一座县主府,好让她和虞氏搬出燕王府后有个落脚之地。

  目前看来这是最为可靠的方法,若是提前将太后会谋反一事走漏风声给晏修,说不准他一高兴,就准了祝思嘉的任何要求。

  但总不能无缘无故诬陷栽赃张太后,手里要先拿到实证,才能令晏修信服。

  祝思嘉继续交代祝思盈:“思盈,你回府后继续替我办三件事,你信我,这三件事一旦做完,我们一家就会再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。”

  “待到一切尘埃落定,姐姐一定给你寻天底下最好的儿郎,十里红妆让你嫁过去。”

  祝思嘉交代的事,祝思盈现在巴不得多做一些,她活了十几年,从来没有一刻像祝思嘉进宫后这么风光过。

  祝思盈还不清楚此中轻重,笑呵呵道:“姐姐请说。”

  祝思嘉:“第一,周姑娘和广平侯一事,长姐同时叮嘱你们二人,莫要玩得太过火,否则容易引火上身,招来砍头之罪都有可能。你们二人见好就收,别闹出大动静,清楚了吗?”

  若是动静太大,肯定会引起护龙卫的警觉;而此事一旦被发现,顺藤摸瓜查到她身上也是小事一桩。

  “第二,你回府过后问问娘亲,她心中是否有与父亲和离的意愿。”

  祝思盈张大了嘴:“和离?这、这我怎么敢问啊?”

  毕竟虞氏只是一个小小妾室,怎敢肖想和燕王和离?更何况,虞氏她自己会不会已经认命了?

  祝思盈被虞氏亲手养大,怎能不知虞氏对燕王并无任何真情。

  可没真情是一方面,甘不甘心、认不认命又是另一方面,万一虞氏已觉得此生无憾了,谁也强迫不了她的意愿不是。

  祝思嘉:“你先问便是,只要娘亲产生过一丝这样的苗头,即使她嘴上说着不愿意,但你一定要如实告诉我。”

  “第三件事,你知道朱雅姐姐在西京开的那家小茶楼吧?那家茶楼经常有达官显贵造访,打探消息最是灵通。”

  “我也会告知掌柜的,从今日起,你就是茶楼三当家。不仅能分得钱财,且有任何你想知道的重要消息,都要尽数透露于你。”

  “你也要利用茶楼的便捷与优势,将这二十年间西京大人物的大小事纪整理成册,进宫转交给我。这些大人物当中,上可至太后,下可至京中五品官员,明白了么?”

  二十年是个跨度不小的时间,想要打探清楚这二十年西京政场上的浮沉,甚至是每个大人物的个人喜好,绝非易事。

  打探消息并无任何风险,人人都能打探;可将这些消息转告给祝思嘉,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

  祝思嘉一个好好的昭仪不做,不惜犯戒冒着风

2万+
1 点赞

相关阅读

精选随笔